提起吃药会伤胃,相信很多患者都有体会。但为了治疗疾病,有时会无法避免的使用到“伤胃药”,为了把病治好,只能苦了咱的胃。
有没有办法能够缓解服药对胃的伤害?哪一类药物最容易伤胃?该怎样合理应用来减轻或预防此类药物伤胃呢?
“伤胃药”的种类有很多,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非甾体抗炎药,因为它们还有一个更亲切的名字,叫解热镇痛抗炎药。
伤胃药的典型:非甾体抗炎药
由于非甾体抗炎药应用广泛,用药人数多,一些疾病需要长期服用,导致此类药物容易出现“伤胃”的副作用。
据估计,非甾体抗炎药在全世界范围内每天有超过3000万人使用,在我国国内销量位居第二。
比较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有阿司匹林、对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、双氯芬酸、吲哚美辛、美洛昔康、塞来昔布等等。
该类药物因具有退热、止痛、抗炎、抗风湿等作用而应用广泛,小到感冒发烧、头痛、牙痛等常见病,大到治疗骨关节病、类风湿关节炎。
此外,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由于其抗凝血作用,常规用于心/脑血管病并发症的预防。
副作用极强且不易发现
我们知道胃可以分泌保护性物质,防止胃酸和消化酶损伤胃黏膜。
而非甾体抗炎药“搞破坏”的能力是真的强,它既能直接损伤胃黏膜,又可减少保护性物质的产生,从而削弱胃黏膜对胃酸和消化酶的防御作用,从而导致糜烂、溃疡的形成。
长期用药可诱发胃溃疡,并使原有溃疡者溃疡不愈或增加溃疡的复发率。临床表现主要有胃痛、烧心、反酸以及食欲减退等,严重者可出现胃出血甚至穿孔。
这些副作用在服药的老年患者中更加常见:
除了老年患者对药物的损伤更敏感之外,还因为其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同时,常联用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慢性疼痛和关节炎等疾病。
此外,该类药物的镇痛作用使其导致的胃溃疡往往无痛,经胃镜检查才能检出,并且经常是出现出血、穿孔等严重副作用才被发现。
所以在咱们上述药物的日常使用中,大家应注意以下七点:
1、胃肠道溃疡发作时尽量避免使用,溃疡愈合后使用应慎重,就诊时向医生主动说明曾患胃肠道溃疡病。
2、按医生、药师或说明书用法用量服用此类药品,不可擅自增加剂量和服用次数,非肠溶制剂饭后0.5小时服用可减少胃部刺激。
3、此类药物的肠溶片和肠溶胶囊能让药物在肠道释放,减少对胃黏膜的直接损伤,肠溶制剂服用时注意空腹(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)。
4、一些品种用于退热和止痛时为非处方药,患者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,应注意用于退热一般不超过3天,止痛一般不超过5天,如果未见好转及时停药就医。
5、用药期间出现胃痛、胃部不适、甚至大便发黑(柏油样)等症状时,立即停药就诊,长期用药患者应定期检查粪便潜血、血常规,必要时内镜检查。老年患者尤为注意。
6、吸烟或酗酒会增加此类药物出现“伤胃”副作用的风险,故服药期间应禁烟禁酒。
7、有消化性溃疡病史或慢性胃病史的患者,在使用各类药物前最好咨询消化科医师或药师,以免“用药伤胃”情况的出现。